咨询热线:

13980059902
当前位置:首页 / 律所新闻 / 新闻详情

成都律师浅谈贪小便宜“薅羊毛”引发的犯罪问题

2021-07-26 来源:胡云律师事务所 浏览量:151

近日,上海多名车主因停车“薅羊毛”涉嫌违法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而开发薅羊毛软件的在读研究生史某也被上海某法院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罚金一万元。

事件经过:

2020年,史某开发了一款app名为“智码”,该app主要为用户提供虚拟手机号和验证码,用户则通过虚拟手机号和验证码大量注册“得物”“滴滴出行”“合生通”等app账户从而获得新用户优惠等。比如,大量用户利用商场的新会员停车优惠活动,在“合生通”APP上注册虚假新用户身份,获取积分用以兑换免费停车时间,据悉,上海某商场以此种方式抵扣停车费的车辆共有120余辆。其中,某辆车在近一年时间内,“薅”走停车费高达4225元。经估算,仅2020年度该商场停车费直接损失就达37万余元。史某称对于大家利用薅羊毛软件具体做什么,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这个APP帮他赚钱太快了,他被迷住了心窍,根本没意识到这是犯罪。

普法小知识:

《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第287条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律师提示:

商家为促销和积累客户,往往会举办优惠活动,消费者可以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在商家制定的规则内“薅羊毛”,但是,如果采用虚拟号码的方式获取本不能获得的优惠,则可能会涉嫌盗窃罪或者诈骗罪。至于开发出相关“薅羊毛”系统的人,即使没有参与薅羊毛的过程,但是薅羊毛的人通过app获得了违法收入,那么其则会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除此之外,从朴素价值观出发,即使不知道“薅羊毛”是违法甚至犯罪的,也该知道这种行为有违活动商家的初衷,是占商家便宜的行为。

成都律师提醒大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白薅的羊毛,软件开发者也应该对自己开发的软件负责,不应成为网络犯罪活动的帮助者。


四川胡云律师事务所

成都律师

2021年7月23日

地理位置
首页
电话咨询
在线联系
成都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