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980059902四川刑事律师:刑事案件怎样选择辩护律师?(胡云律师)
当自己的亲人因涉嫌犯罪被侦查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后,首先摆在嫌疑人家属面前的问题就是:有没有必要委托律师?如果要委托律师,需要委托一个什么样的律师?怎样判断将与自己签订刑事委托协议的律师是一个靠谱的律师?
对于第一个问题,从笔者作为一名从事刑事辩护近20年的律师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作为嫌疑人家属应该尽可能的为自己的亲人委托一名辩护律师。因为,刑事犯罪所面对的是刑事处罚,该处罚直接决定嫌疑人未来的人身自由、人生发展,它不同于民事诉讼,民事诉讼面对的结果一般都是金钱的支付、荣誉、名誉等精神方面的恢复及补偿等,其对人一生的影响没有刑事处罚那么严重。
对于后两个问题,笔者不建议用量化或者贴标签的方式去评价、判断。判断一名刑事律师是否是您需要委托的律师,笔者认为在接待委托人的过程中该律师与委托人沟通的方式、沟通的内容即可作出一些简单的判断:在实务中,一般刑事律师在签订刑事委托协议前都会和嫌疑人(被告人)家属做相应的沟通,这种沟通一方面是让当事人家属了解所涉案件的法律规定以及本案所指控的罪名一旦成立当事人可能面对的刑事处罚。另一方也是当事人家属通过沟通判断自己即将委托的律师是否专业、是否值得信任。那么,在这个阶段就会出现两种沟通及谈判的情形:一、为了签下这份协议,尽可能的对案件作乐观的预测,满足当事人家属的侥幸心理,或者做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承诺,满足当事人家属的安全感。在整个沟通过程中很少有具体的工作流程及内容的讲解,大部分是对案件相对乐观的预测并从结果上带给委托人较好的预期。二、尽可能的客观、全面的分析案件的情况,并对案件的预测保持谨慎的态度;耐心、详尽地给当事人家属说明在每一个阶段辩护律师将会开展的工作、提交的相关法律文书,让当事人家属对刑事诉讼程序、刑事律师的工作内容、作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争取让委托人在客观、冷静的情况下签订委托协议。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以第一种方式谈委托合同的辩护律师的特长是签单,技能重心在于研究委托人的心理,而非刑事辩护的实务,那么很可能导致在后期的刑事辩护过程中该辩护律师工作重心大概率在于跟当事人解释自己的工作(案件为什么没有达到当时预测或者承诺的效果)而非实质性的推动自己的工作。在第二种情形下签订刑事委托协议的律师的工作重心则在于对刑事案件的全面研判,更注重刑事辩护本身的实务技能。由于其谨慎的对案子作相关的预测,那么由此可以推断出该刑事律师在给当事人交流的过程更多讲述的是他在每个阶段即将开展什么样的工作的一种思路,那么在后期的辩护中必然会全面实施自己在签订合同时给委托人讲述的工作内容,因为如果不去实施的话,委托人就会对他的工作提出质疑。
综上,笔者建议,嫌疑人(被告人)家属在委托律师的时候尽可能的考虑那些能够对案件作全面客观的分析、重视刑事辩护实务、严谨审慎的律师。